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年报

偏关县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31      来源:偏关县人民政府

  2023年,偏关县在市委及市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忻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实施《开展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法治一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并见到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县委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融会贯通推进落实,将法治建设作为关键和重点,纳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部署,分解落实具体责任,推动任务落实;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协调小组成员和法治偏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规则,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了《法治偏关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规划(2020—2025年)》,县政府印发了《偏关县“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偏关县“十四五”法治乡村建设规划》,从不同领域、不同切入点架构了法治建设的总体布局;印发《偏关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等文件,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关键少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法治建设格局。 

  (二)坚持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组织专题学习8次,法治专题讲座3次。党校(行政学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任命领导干部和初任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点课程,组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期,法治专题讲座3次,300余名执法干部接受依法行政培训,有力夯实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的干部队伍基础。县委依法治县办组成工作组深入乡镇、社区、农村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培训工作;各级党委(党组)坚持把行业工作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结合,依法依规推进各项工作。全县上下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工作的氛围逐步增强。 

  (三)坚持以法治偏关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县委成立了偏关县开展法治偏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试点建设领导小组,细化了“三位一体”法治试点建设任务118项。召开法治偏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建设推进会。坚持落实会前学法和领导包联乡镇法治建设制度。县委常委扩大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分别达到12次,全县各级党组织会前学法300多次;27名处级领导干部深入乡镇调研指导法治建设16次。将法治建设任务纳入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年度工作计划,县委常委会研究法治建设工作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建设2次。对法治建设“十四五”规划、法治偏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等进行研究部署,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进一步巩固拓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成果,山西日报以《全力推动基层深耕善治》为题报道了我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成效,忻州日报头版刊发了《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激发乡村振兴》典型做法。全面贯彻落实《长城保护条例》,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暨观摩活动在偏关县举行,成功承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偏关县活动,法治护航文旅市场的活力大幅提升。全面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送的《偏关县实施乡镇轮流“小切口”执法行动“沉浸式教学”助力乡镇综合执法“起好步”》的做法和经验被《支部建设》刊登。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上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练兵实操现场会上偏关县作了典型发言。大力弘扬法治文化,新建了“黄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坚持依法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偏关: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为题对我县“三绿”发展实践进行了报道。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偏关县新关镇被表彰为山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同时我们先后总结了《“523”举措提升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党建引领+人民调解蹚出基层治理“法治大调解”新路径》《“星级化”管理让村党组织书记有奔头》《“233”工作法推进法治化“清化收”工作》《当好企业“店小二” 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党建引领谋划村级财务高效能 制度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大提升》《楼沟乡“三到位”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党建引领动力无穷 共治共享行稳致远》《万家寨镇四步工作法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新关镇三项机制做好“清化收”工作》《基层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 跑出网格服务“加速度”》等11项先进典型经验。 

  (四)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政府职能。全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权责关系,编制公布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目录,理顺了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卫生健康、应急管理、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事项1500多项。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及时解决“放管服效”改革、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行政执法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支撑、创造条件。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完成8个乡镇、26个县直单位《权责清单目录》并在偏关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三无三可”“五有套餐”,梳理发布行政审批事项1321项、公共服务事项50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全程网办”,12345热线反馈问题办结率100%。县法院审结涉金融纠纷类案件66件,追回不良资产360余万元,清理涉企案件63件,执行到位1200万余元。县检察院依法办理涉营商环境案件1件。县公安局开展企业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大清查15次。县司法局共帮助企业审核合同、协议等25份。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凡是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名义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都要经过调研论证起草单位的草拟讨论、公开征求意见、县司法局审核、起草单位修改、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县政府领导签发、公开发布等程序。坚持县司法局参加列席县政府常委会议制度,县政府专门聘请律师团队参与法律顾问工作,为各级各部门以及各企业合法性审核合同、协议、项目框架协议等150余件,保证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有效避免了“聘而不问”“问而无效”等问题。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抓手,检查行政执法规范化情况,整治群众身边关于行政执法的不正之风,纠正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县司法局常态化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情况进行了督查,通过多次督查检查,有效促进了我县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达到了进一步健全我县行政执法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落细落实的目的。 

  (五)坚持以法治社会建设营造法治氛围。一是基层法治化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出台了县司法局与县法院建立诉前调解对接机制和司法所长进驻信访大厅制度,在信访大厅设立偏关县访调对接委员会,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诉前委派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对接机制。今年完成人民调解98件、司法调解32件、法律咨询700余件。二是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从政府履职所需服务逐步向公共性和公益性服务扩展,从最初的普通服务向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等精准服务领域延伸。结合当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开发保洁、绿化、护林、护路等公共服务岗位,3289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8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聘请5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和2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进行值守,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全县150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在12.4宪法周和平安建设宣传周活动期间组织52个单位集中在文化广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法院庭审旁听。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机关干部学法活动。针对青少年普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律进校园”活动,不定期深入学校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宣讲;紧贴大局深入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月15日“国家安全日”等时间节点,围绕扫黑除恶、乡村振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非法集资、网络电信诈骗”“护林防火”等主题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方位、高渗透的宣传效果。四是行政复议得到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会议暨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忻州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统筹做好机构优化设置、编制人员调剂整合、经费场所设施保障等改革重点工作,确保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机构、编制双落实,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权威性和群众满意度,为我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五是法治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出台了《偏关县“十四五”法治乡村建设规划》,结合当前法治乡村建设成效基础和我县“十四五”规划,提出具有科学性、引领性、标杆性、可落地、可操作、可借鉴的工作举措,切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村级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完善“一约四会”,突出“能人带动”行动,县级部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29项,146名能人带动91个村2990余人增收致富,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农村自治组织功能。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多措并举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走深走实,建设平安乡村。强化德治教化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评选文明家庭128户、星级文明户4492户、文明村镇98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乡村延伸,开展移风易俗、孝善敬老、示范引领等行动,建设“长者餐厅”示范点10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村民文明意识。强化数治赋能作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结合数字乡村示范创建,打造数字乡镇8个、数字乡村4个、数字社区1个,力争成为全市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开展农村改厕“提升年”活动,以钉钉子精神对3789座问题厕所进行改造,不断提升数治赋能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善治维稳作用。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推行“信访代理”制度,设立乡、村两级信访代理机构,聘请信访代理人,真正实现了把“服务窗口”设在群众身边,把矛盾冲突化解在一线,把困难问题解决在基层。目前代理站共走访群众26次,化解矛盾53起。 

  二、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党的事业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法治期盼相比,与自身肩负的使命担当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专职、专业的法治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法治机构和人员力量的配备与法治建设实际还不相适应,法治审核人员法律专业知识不强,法律素养不高,法治建设工作整体推进还不够均衡。 

  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履行法治建设工作职能,努力完成“十四五”期间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一是牢牢把握法治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县委员会作用。坚持依法治县委员会在县委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对县域法治建设牵头抓总、运筹谋划、督促落实的职能。三是优化完善乡镇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乡镇法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基层治理总体格局,建立健全推进工作任务落实的制度机制,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带头依法办事,带头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五是着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六是着力维护基层安全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公证、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特邀调解等制度机制作用,强化社会治理法律风险预警防范,在法治工作布局和力量调配上更多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七是着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扶幼等民生领域的法治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受)理,快速办结。八是提升规范性文件制定科学化水平。及时公布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文件目录清单,完善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程序,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坚决杜绝乱发文、发“奇葩文件”。九是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制定细化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步骤安排和具体举措。十是持续深化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局队合一”体制改革,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将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依法下放给乡镇。十一是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基层普法工作首要任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关闭本页